北京5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8日在北京发布用于心理创伤自助与辅助训练的心理创伤干预国际综合平台,该平台由中、美研发资源整合而成,旨在促进心理援助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更好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
中科院心理所、中国心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心理援助2018国际研讨会暨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十周年纪念大会”当天在北京举行,中科院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正奎研究员在会上发布了心理创伤干预国际综合平台及心理创伤干预的骨干人才国际培训计划。
他介绍说,新发布的心理创伤干预国际综合平台,是由中科院心理所自主研发的全国灾后心理援助平台(集自助、专业干预和项目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合作开发的“创伤后应激教练及认知行为疗法辅助工具”整合而成,中美双方互相授权,将两者整合成为一个心理创伤干预的国际综合平台。
心理创伤干预国际综合平台建设的整合与实施工作,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创伤研究与心理援助课题组承担,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和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提供英文平台。该平台工具拥有“知识普及”“状态追踪”“症状管理”“获得支持”功能模块,特点是与生活结合紧密,干预方法多样化且容易实行,对个人用户没有使用门槛。
刘正奎透露,这一面向大众的公益平台项目,将于2018年内正式上线,首先面向在校大学生免费提供服务。
同期发布的心理创伤干预骨干人才国际培训计划,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外多个国家级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和服务机构发起的心理援助骨干人才培训体系,该计划拟通过3年的培训、实践和督导,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心理援助骨干队伍,以应对中国随时发生的心理危机和心理援助需求。
当天大会上,刘正奎还发表《中国灾后心理援助与创伤研究回顾》特邀报告说,从汶川大地震开始,中科院心理所团队陆续针对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雅安地震、昆明火车站爆恐事件、天津特大爆炸事件等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培养心理援助骨干队伍1500人,并提交数十份政府咨询报告,直接受益人群约100万人次。
他呼吁进一步落实重大自然灾害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尽快研究建立灾后心理援助长期工作网络和机制,以满足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康复和精神重建需求。(完)
跟着习主席一起出访!跨越4万里,走进魅力
西藏双湖县发生4.6级地震
上海出新政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接班、分配、北漂……中国人“找工作”的40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重温马克思经典格
北京科博会开幕 “中国智造”集中亮相
中美贸易磋商有望下周继续
诺奖得主获永久居留身份证 揭秘你不知道的
千年古县东阿发展“绿色经济” 激发
中国“一箭五星”成功发射“珠海一号
中国各地盆景大师携精品上海竞艺 流
“潜龙三号”试验性应用首潜归来 带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完成首个航道主
10月新规来了!事关身份证、车子、电
北京一律所发文拒聘川大毕业生,第三
代理商揭秘张庭公司套路:把代理商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