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制教育 > 正文

没论文也能评职称:对论文作用也不必“棒杀”

2018-09-14 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

分享到:

  没论文也能评职称:对论文作用也不必“棒杀”

  教师评价体系,既不宜片面强调科研,也不能无视科研的价值。

  最近,媒体报道了南京理工大学的职称评审改革,颇受舆论关注。从报道看,南京理工大学的改革举措,核心是细化教师岗位,对不同的岗位,在职称评审时提出不同的要求,改变以往一刀切,唯论文发表数量是举的弊端。

  按该校人事处长孔捷介绍,“在以教学为主型教师的职称评审上,发表论文不再是必备条件”,根据“实验教师型”岗位要求,有老师因为教学成绩突出,虽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也一次性通过高级职称评审。

  应该说,南京理工大学的改革举措,符合近年来高校职称改革中提出的主流意见,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我觉得,讨论高校职称评审话题,在肯定南理工等高校职称改革方向的同时,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

  那就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大学里,教学与科研本来不是对立的关系,做研究本来也应该是大学教师的本分,这是大学教育的本质特征要求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做研究的人,能成为一个好的大学老师。

  而做研究与发表论文,又是两个层面的事。有些学者做研究一刻不曾松懈,但对发表非常慎重,轻易不肯发表,这样的学者有不少。

  我们不必由此否定论文发表的价值。只要形成一个健康的学术共同体,有了规范的评价体系,论文的发表、著作的出版,一方面这是知识传播的必由之路,更重要的是研究成果的发表,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知识的进步与累加,就是在学术交流中完成,唯有公开的发表,学术研究中的纠错、提升机制才有可能发挥作用。

  另一个层面,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对学术研究的要求可以有所不同。一些学者的使命应该着眼于知识创新,而一些大学老师的任务则着眼于知识传播,但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知识传播,都应该强调做深入的研究。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注意到,近年来,网上曾以多种形式报道过一些“网红老师”的传奇,他们不做科研、不发表论文,上课备受追捧。这里面有些老师所在的学科,我不算陌生,特地找资料来看,发现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口才出众,善于表达,然而,从流传出来的讲课内容看,一些老师明显知识陈旧,而一些则在授课内容中随心添兑一些心灵鸡汤……这样的讲课,严格来讲,并不该受追捧。至少在我看来,以这些老师为例,说不做科研,也可以做好老师,这个理由太过牵强。

  以往职称评定中,很多学校采用一刀切的办法,重科研、轻教学,而且科研要求在执行中具体化为论文数量、科研经费数量等,造成很多弊端,导致教学边缘化,学术也渐趋泡沫化,这个现象必须纠正。

  当然,也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片面强调科研到无视科研的价值,否定大学老师发表论文的必要性,就得不偿失了。

  高校职称评审弊端甚多,但职称评审改革是一个导向性极强的工作,它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高校办学水准,也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因此,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同时,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才是改革的正途。

  作者: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Copyright © 2024-2055 FZB.ORG.CN 法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