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 > 聚焦 > 正文

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已构建陆地、海洋、大气等立体观测体系

2018-05-20 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

分享到:

  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地球研究所(中科院遥感地球所)获悉,该所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顾行发在亚洲大洋洲综合地球观测系统(AOGEOSS)国际合作计划首届国际会议上表示,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已构建陆地、海洋、大气等各个层面的立体观测体系。

  AOGEOSS首届国际会议当天在浙江德清闭幕,作为AOGEOSS计划中方牵头人,顾行发在会议期间作题为《气候变化与空间观测:中国卫星计划关注关键气候变量》的主旨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共同面对的经济、社会和人类生存威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建立综合性地球观测系统是帮助各国实现科学化决策的重要手段。

  他说,空间技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发挥独特作用,其中有关全球气候的50个关键气候变量中,有26个可通过卫星由太空得到。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对地观测领域已经构建了陆地、海洋、大气等各个层面的立体观测体系。中国2016年发射的首颗二氧化碳观测科学实验卫星、今年5月上旬发射的高分五号超光谱卫星等,可以为全球变化现象的精细观测提供中国力量的先进技术手段。

  顾行发认为,通过国际合作的天基气候平台机制,将使中国卫星的高级数据产品研发得到促进,带动卫星数据获取整体链条的建立,实现气候观测“卫星-传感器-数据-应用”生态的形成,可为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中国航天应有的贡献,并为构建亚大区域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据了解,地球观测组织(GEO)是目前地球观测领域最大的政府间合作组织,拥有105个国家成员和126个国际组织成员,中国是GEO的创始国及联合主席国。由中国发起并联合亚洲大洋洲区域主要成员国共同提出的AOGEOSS,是为实现GEO总体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区域地球观测合作计划,旨在增强地球观测技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完)

Copyright © 2024-2055 FZB.ORG.CN 法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