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海之南)三亚学院校长陆丹:创办一所大学 读懂这个特区
三亚4月27日电(记者 王晓斌) 陆丹,三亚学院的校长。在海南大特区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他领导团队办起了一座大学。他说,通过创办一所大学,读懂了这个特区。
从无“用武之地”到“开疆辟土”
“第一次登上海南岛是1992年,当时我们在江苏的大学委托我来海南办一个科技公司。当时处在百业待兴的时代,改革开放刚开始。我觉得自己错过了深圳的机会,不应该再错过海南。”陆丹上岛时带了学校的科技方案,但当时的海南没有相应工业基础可以承接科技产品,“没有用武之地,白忙活了大半年就离开了。”
“第二次来海南是2004年。”陆丹说,那时他在上海读博士,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海南省政府签约办大学,第一年一开始北京来的班子筹建没有通过,项目还有一年筹建时间就面临流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李董事长派人找到我,让我来海南办大学,当时一起组建团队的还有上海交大沈为平副校长,他德高望重,但一时不能抽身赴任。”
也许因为是文学出身的缘故,男人天性里“开疆辟土”的冲动被时代创业大潮激发。陆丹当时到了三亚的落笔洞,看着一片荒芜的山,不见人迹只有蛇虫。“平地里可起高楼,顿时觉得这才是我该来的地方。”
陆丹他们的办学就从“白纸”开始了,严格说是从海南省政府与吉利集团协议的一张“复印纸”开始。“现在回头看还是有很多艰难困苦的,但是当时并不觉得苦。一来自己乐意,二来办学在海南是一件很受人待见的事儿。”陆丹回忆当初,海南省将三亚办学列为“一号问责工程”。学校因为土地征用以及水电路气等基础建设跟当地各部门打交道,大都顺利。遇到当地的“岛民”,人家一听是来办大学的,就会投来崇敬和羡慕的眼光。“这种眼光让人觉得有种被期待和被鞭策的使命感,激励我们拼命向前。”
旭日初升中的美丽校园(三亚学院校园全景)。陆丹供图“边区”到“老区”再到“自贸区”
如何理解特区?陆丹认为,在传统观念里,海南其实是“老少边穷”地区,而且孤悬海外。“但是在我们办学过程中,把这里解释为类似“革命的边区”,这里是新观念诞生的理念边区,是教育与国际化接轨的文化边区,也是教育体制的改革边区。”
在办学过程中,陆丹认识到海南省政府有一种特殊的宽容心态,虽然它没有足够多的资源,也没有特别优厚的政策,但是它对所有合法、合规、合乎产业事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创业的尝试都是鼓励的,如果做出了成绩,更不吝于表扬。
“从本科独立学院起步办民办高校,海南地方没有经验,只能我们把外面成功经验带进来,再和当地专家们沟通。”陆丹说,别人口中的“文化沙漠”,“不可能办大学的地方”,在他的眼里恰恰最需要办大学也是最可能办好大学的地方。“这种观念来源于我对消费社会结构的理解,我确信大海之中的海南岛和大海之滨的三亚很快会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当学校建成了、稳定了、发展了、提高了,陆丹觉得他们从当年创新创业的“边区”变成了“老区”。政府当年对新项目和新大学的宽容、欢迎、褒扬的态度和兴奋点转移到了新的中心任务上,主管部门的精力、资源也大都倾注在公办大学身上。“对于学校发展来说,过去没有政府政策资源但是有关注的眼光,政府没有资金投入但是有关心热情,但到了学校稳定发展阶段,这些都没有了。”作为校长,陆丹当时的心理压力巨大。所以那段时间虽然学校发展顺利,在全国民办高校的排名不断攀升,甚至位居民办大学前三甲的位置,陆丹还是对这种似乎被遗忘的“老区”身份感到忧心忡忡。
“于是我们继续‘自立更生’的校训,把学校先建成一个‘新区’。‘新区’只是‘老区’的一种时空外拓和同质性比较方面的提升,本质上还是依赖和公办高校同样发展路径,即资源投入和外延扩展式的内涵建设,还是在传统思维模式内的一种发展方式。至今,国内还没有哪个民办大学闯出一条让国家喜出望外的新路来,但是我相信国家是希望我们能够在政策、制度设计还不是特别完善的条件下,还没有创造出成功范式的背景下,有人能做出一种新样子,闯出一种新模式。所以现在我们在策略上有所突破,要在学校发展‘自贸区’理念,追求突破性的发展。”
陆丹表示,三亚学院一直在改革路上。一是不断调动内部更大的积极性,二是外部不断整合更多资源。三亚学院靠“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作为首批发起单位跟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合作成立了“丝路商学院”,三亚市成为全球首家“丝路商学院”的落地城市;在中国—东盟中心的支持下,该校率先同金边国际大学、印尼总统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STI缅甸大学、泰国曼谷大学、泰国合艾大学、菲律宾碧瑶大学校长共同签署《中国—东盟民办高校合作共识》,构建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合作机制等等。
当前,三亚学院正在深化“平台”合作理念和协同机制。建立能多装载最优产品的合作机制与合作空间。把行业顶尖的优质资源整合到自己的领域中。“我们有体制优势,也有足够的物理空间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完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遴选最优秀的专业资源成为共同发展的合作伙伴,在海南这片亲和教育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教育领域跨界合作的‘自贸区’。”
2017年5月,三亚学院2017届5000名毕业生同框合影。陆丹供图“特区”特在鼓励创新
在三亚办学十三年,陆丹理解的海南大特区,不是中央给政策,给资金,指定去做什么。他认为海南特区的特征之一是“欢迎投入”、“宽容尝试”、“鼓励创新”。“没有钱你自己找,没有资源你自己整合,没有新观念新机制你自己想办法。”
海南基础弱、底子薄、资源少,这是省情,但同时海南又有“你找到钱你用,你整合了资源你用,你观念新机制新我们支持”的坦荡态度,有“创新挫折了我们不批评,取得成绩了我们就表扬”的包容鼓励。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样的环境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稀缺的优渥资源,简而言之就是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用改革开放的观念观察,就是海南以开放促改革。有一大批领导干部以欢迎的态度对待社会投资、社会资本且尊重契约。地方政府重视市场导向,有“市场是资源配置决定因素”的认知,把政府直接管理的市场让位于市场经济职能。表现在社会力量办教育方面,让位于教育自己的规律,不瞎指挥,不扯后腿,保持对专业知识和对创业者的谦恭、欣赏与支持。陆丹如是说。
在海南办学创业十三年,陆丹还是会有一点隐忧。“人怕未富先衰、失了斗志,特区政府开放奋斗路上怕未果先收,失了机会。收放两难曾经困惑了中国改革初期十几年,但我坚信国家、社会民众对改革开放已有的共识会成为海南特区最大的社会资本,比青山绿水、空气温度还吸引人。”
陆丹说:“可能一定程度因为这种理解和认知,今天的三亚学院和未来的三亚大学身上,也带着明显的海南大特区的发展印记,鼓励奋斗者,宽容挫折者,尊重劳动者。我们相信,在和特区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能把这所大学建设得更加美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