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治视点 > 正文

纪念张伯驹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8-05-09 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

分享到:

  北京5月7日电 (记者 应妮)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的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张伯驹(1898—1982)是中国老一辈的文化名人,著名的古书画收藏家、诗词学家、戏曲艺术研究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顾问,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第一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

  张伯驹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收藏事业,曾收藏中国传世书法作品中年代最早的晋代陆机《平复帖》、传世最早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此外还有唐代杜牧的《张好好诗》卷、黄庭坚的《诸上座帖》、赵佶的《雪江归棹图卷》、范仲淹的《道服赞》、钱选的《山居图卷》等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重要文物。自1956年起,张伯驹、潘素夫妇陆续将收藏的100余件书画文物捐献给国家。他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表示,我们今天纪念张伯驹先生,要学习他始终心系国家发展与民族命运的爱国情怀;要学习他践行文化理想的执着精神;要学习他勤奋进取、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要学习他淡迫名利、重情重义的人格修为。他强调,广大文化工作者要继承老一辈文化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价值追求和高尚的人品情操,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张伯驹之女张传綵动情地说,父亲的人生中经历过朝代更迭、卷入过政治漩涡,历经磨难而不改初衷。他穷极一生将他的心血付诸于文化艺术。“父亲在世弥留最后一刻,亦如这般感慨,如果能有十个轮回,即使再有地震海啸,他选择投生的土地一定不会改变。”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等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完)

Copyright © 2024-2055 FZB.ORG.CN 法制报 版权所有